报告摘要:在空战中,攻击高价值飞行器的战斗机遭遇导弹拦截,这一过程可建模为目标-攻击者-防御者(Target-Attacker-Defender, TAD)博弈。目前的研究普遍假设攻击者是零捕获半径,而在实际中,攻击者可能具备非零捕获半径,即目标进入其爆炸半径便会被摧毁。此时,捕获曲线由阿氏圆变为阿氏椭圆,且攻击者可在拦截曲线外摧毁目标,使基于圆心距的求解方法失效。本报告讨论非零捕获半径下的TAD博弈,分析类博弈和度博弈两个问题,得出相应的壁垒曲面和最优反馈策略。首先,介绍TAD博弈背景及追逃博弈的基础知识。其次,基于攻击者-防御者拦截曲线和捕获半径,构建攻击者的最远火力覆盖曲线,并将其与攻击者-目标捕获曲线的几何关系转化为差值函数的最值问题,求得壁垒曲面。随后,在攻击者获胜区域内,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求解最优反馈策略,并严格证明其满足纳什均衡。
报告时间:4月12日9:50-10:30
报告地点:主楼二号会议室
报告人:王朝立,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王朝立,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控制系主任。近年来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200多篇,专利25项。作为负责人,承担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入选上海市人才计划,获2018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中国仿真学会人工智能仿真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等职务。王朝立教授积极参加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委会的活动,曾经连续两届担任智能空天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圆满完成专委会工作,并积极承办专委会年会。多次作为评奖委员会成员协助组织多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每年向中国智能系统会议投稿多篇,在智能系统研究和应用成果显著,为专委会和中国智能系统会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2022年9月在第12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上授予王朝立教授“杰出贡献奖”。
编辑:哈工大(威海)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