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央31号文件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开展2020年度“课程思政”专项课程建设立项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程思政”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课程思政”应成为引领学生思想和精神的教育,其重要责任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掌握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项目建设内容
以教师所讲授本科课程为申报基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强调价值引领,善于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思维观念进行塑造。
具体建设内容为:形成完整的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中立足知识传授,融入价值导向,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申报条件
1.可以教学团队或个人为主体申报,鼓励团队申报。
2.申请负责人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
四、申报流程和实施周期
1.课程申报负责人填写《理学院“课程思政”立项申请表》(附件1)。
2.院党委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遴选立项项目,立项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3.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学年(2020年7月-2021年8月)。
五、结题要求
1.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撰写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等教学文件。
2.明确课程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课程教学中连续实施,形成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形成教学计划、撰写研究报告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等。
3.留存能够体现研究成效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六、时间安排
截止2020年5月22日(周五)17:3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H207房间,同时提交电子版,邮箱:zhanglidan8805@163.com。联系人:张老师0631-5687098。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