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细则包括基础素质评价和个人展示两部分。
一、基础素质评价(满分90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荣誉得分四部分成绩组成。
1.专业学习成绩(满分70分)
专业班数 | 名次对应 | ||||
2个班 | 1-2 | 3-6 | 7-10 | 11-14 | 15-20 |
得分 | 70 | 67 | 64 | 60 | 56 |
2.科技创新(满分10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算)
(1)科技竞赛
科技竞赛只计算学校认定的省级及以上级别大学生科技竞赛,学校认定的国际或国家级科技类竞赛项目如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别提示:其中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原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原提名特等奖按二等奖加分、原一等奖按三等奖加分、取消原二等奖加分)、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按省级比赛对待)、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加5分,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亚太(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十佳创新作品、十佳创新论文——按国家一等奖加分;入围十佳候选资格——按国家二等奖加分)、
全国大学生建筑类竞赛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比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亚洲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
“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特别注意:原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原一等奖按二等奖加分、原二等奖按三等奖加分、原三等奖不加分)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别注意:原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原一等奖按二等奖加分、原二等奖按三等奖加分、原三等奖不加分)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虚拟仪器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iGEM)
全国英语口语大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全国一等奖按二等奖加分,二等奖按三等奖加分)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含baja)大赛、
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
分数计算明细表
奖项 类别 作者 排序 | 国际或国家一等奖 | 国际或国家二等奖 | 国际或国家三等奖 省一等奖 | 省二等奖 | 省三等奖 | 国家专利授权 | 国家专利受理 |
个人项目 | 10 | 8 | 6 | 4 | 2 | 6 | 2 |
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 10 | 8 | 6 | 4 | 2 | 6 | 2 |
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 6 | 4 | 3 | 2 | 1 | 2 | 1 |
注:对于集体竞赛项目,若从奖励证书无法区分排名(如数学建模的全国竞赛),其排名顺序以竞赛组织部门发布的获奖文件为准。当项目组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予前5人加分。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指省级以上刊物。
学术论文分数计算明细表
【1】数学系
作者排序 | 论文类别 | |||
SCI(一二) | SCI(三四) | EI | 核心期刊 | |
第一学生作者 | 8(一)7(二) | 4 | 2 | 0.5 |
其他学生作者 | 6(一)4(二) | 2 | 1 | 0.3 |
【2】光电系
论文 类别 作者 排序 | SCI,EI,ISTP,IEEE,CSSCI等高级期刊 | 核心期刊 | 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刊物 | 学术会议论文集 |
第一学生作者 | 8 | 4 | 2 | 1 |
其他学生作者 | 4 | 2 | 1 | 0.5 |
注:当论文总人数超过3人时,仅给排在前3名的学生加分。EI检索的会议论文按EI期刊加分,未被检索的按一般学术会议论文集加分。论文必须提供检索证明,论文分区按照中科院JCR期刊大类分区。
(3)学生主持完成科研课题
科研课题分数计算明细表
课题 类别 作者 排序 | 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 市级科研项目 | 校级科技立项课题 |
个人项目 | 8 | 4 | 1 |
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 8 | 4 | 1 |
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 4 | 2 | 0.5 |
注:当课题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排在前5名的学生加分。
(4)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
学生参与老师校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加1分,以课题申报书为准。
3.社会实践(满分5分,超过5分按照5分计算)
(1)学生主持完成寒暑假实践课题
课题 类别 作者 排序 | 省级以上实践课题 | 市级实践课题 | 校级实践课题 |
调研个人项目 | 5 | 3 | 1 |
调研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 5 | 3 | 1 |
调研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 4 | 2 | 0.5 |
注:当课题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排在前5名的学生加分。
(2)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优秀个人(超过3分按照3分计算)
省级以上奖励加3分;市级以上奖励加2分;校级奖励加1分。
4.其它荣誉加分(满分5分,超过5分按照5分计算)
省优秀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十佳大学生加4分;哈工大三好学生标兵、威海校区优秀党支部书记、威海校区优秀共产党员,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哈工大优秀团员标兵、哈工大优秀团干部标兵加2分;哈工大三好学生、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哈工大优秀团干部、哈工大优秀团员加1分;理学院和谐者加1分。
5.附加分
对社会、学校做出较大贡献者,可享受此项加分。如捐献造血干细胞、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5000元以上)、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奖牌)可得到附加分10分,由学院评审小组审核确定分值。
6.相关要求:
(1)所有奖项以文件和证书为准,上交学院严格审查。
(2)学习成绩排名:按保研成绩计算中的平均学分绩排名。
(3)科技创新:同一项目获不同奖项,不累计加分,取其最高奖项加分;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以申请表中备案为准。
(4)社会实践:同一调研项目获不同奖项,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奖项加分。
(5)其他荣誉加分:个人荣誉同一年度获奖取最高一项加分。
二、个人展示(满分10分)
个人PPT展示3分钟,由理学院评审小组打分。
附评审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季振兴
副组长:范德军、 董全力
成员:李文学、王新顺、宋丹丹、单小忆、魏豪、毕业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