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理学院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在H124召开。教务处副处长张策、理学院院长魏俊杰、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晓玲、理学院教学副院长范德军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理学院第一批课程思政立项团队负责人姜薇、任守田、王雪臣、牛犇和赵秀丽5位老师从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注意事项等多个角度对上一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做了经验分享。
张策在点评时讲到,师德师风是底线,课程思政是要求。课程思政的根和魂就是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就要求老师们将“四个自信”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挖掘育人元素,强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立项把以往育人的自发性、随机性转变为主动性、系统性,目标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有滋有味、有情有义的课堂教学,体会到老师的责任与爱,而不仅仅是干巴巴地传授知识。
魏俊杰在总结中讲到,老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人民服务。课程思政要有机地、顺畅地将思想政治要求与传授的知识融合,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多学、多看、多思考,达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李晓玲就上一年度理学院课程思政立项建设情况及取得成绩了进行总结,并介绍了第二批立项范围和方式,要求大家提早准备积极参与,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传授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