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参观海洋探测技术博物馆主题党日活动。校区副校长张文丛指导活动并为党员讲解了校区海空天大楼的建设历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晓玲与数学系教工党支部、光电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光电科学系学生党支部党员30余人共同参加了活动。
走入海空天大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海空天建设的一个巨大展板,张文丛为大家讲述了海空天大楼的创建历史以及建设意义,“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项目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成为工信部系统首个获得“双一流”高校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的项目。海空天立体对海探测具有重大的国防意义,在发现和拦截外来潜艇、海洋工厂的建设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海空天大楼将所有海空天项目汇聚起来,建设成一个集科研、科普于一身的技术高地,形成天空地海潜五维立体系统,这是继“双创园”外,哈工大对外展示的又一个创新平台和窗口。
海空天对海探测是哈工大未来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布局战略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领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哈工大提出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校庆中贺信所说“哈工大打造一批国之重器,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在新的百年,哈工大海空天大楼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应运而生。
整个展厅分为5个部分,从各个领域向大家展示了海空天建设的布局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权对展厅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史,到声光磁探测技术、无线电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再到海洋探测平台以及最后的海洋探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周志权结合我国的一批批国之重器对各种技术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参观的最后,理学院教师秦泗甜、刘情操与周志权就海洋探测技术等科研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周志权表示,海空天研究院是一个对全校师生开放的学术交流的场所,各位老师可以在这里展开交流与探讨,在学术交叉和碰撞中产生新的合作点。